电热炉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热炉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解析:滴滴用“托管”巧妙避开小蓝用户押金问题 成功获取单车投放权

发布时间:2021-10-23 19:37:45 阅读: 来源:电热炉厂家

有些事情,不是你找到了理由DIN标准夹具资料,就能服众。

  小蓝单车和滴滴9日共同发布公告称,滴滴将托管小蓝单车。公告显示,小蓝单车债务欠款仍归属小蓝单车,滴滴出行并无退还小蓝单车用户押金等义务,同时滴滴为小蓝单车用户的押金和余额提供转换为滴滴单车券和出行券。

  

  商业行为是趋利避害,这本身无可非议,滴滴在收购小蓝单车上的“取舍”也将这一核心价值观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当前共享单车在各大城市限投的背景下滴滴获得了“单车投放权“,却将债务和未付押金等包袱扔给被抽空的小蓝,一来一回,占尽好处。但滴滴此举无论从法律原则还是各类现行法律框架上都存在大量漏洞和瑕疵,如何取得用户和监管部门的认可,可能是滴滴接下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民法哲学的基础之一便是“权利与义务对等”,这也是法律公平原则的基石,享受权利必然要履行义务,权利可放弃但义务不可放弃必须履行。但在滴滴托管小蓝单车这桩交易中,我们看到的是滴滴创造出来的另一种可能性:滴滴获得了小蓝原有用户、共享单车投放权、巨大的线下流量入口以及短途交通拼图的补全,滴滴享受了共享单车能够享受的一切权利,但对于小蓝单车数亿元的供应商欠款和数十亿用户押金这些义务,滴滴却选择视而不见,同时被滴滴视而不见的还有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

  

  公告显示,滴滴与小蓝单车达成“单车业务托管合作”。滴滴很聪明,并没有像外界此前传闻的“收购”小蓝单车,而是选择了“托管”,这样一来就绕开了《公司法》和《合同法》的约束。

  但事实上小蓝单车在今年11月就宣布停止运转,滴滴此番“托管”,获取了小蓝单车的团队、用户、单车投放权等小蓝单车有价值的核心资产;此次滴滴和小蓝单车发布的公告称,小蓝单车用户可通过滴滴APP继续使用小蓝单车。

  也就是说,滴滴其实在“事实上”“收购”了小蓝单车,而不仅仅是公告中的“托管”。就像“事实婚姻”同样是婚姻关系存在的一种方式,客观上未经结婚登记机关登记,未领取结婚证但以夫妻名义生活的事实在某种法律意义上同样构成婚姻;“事实劳动关系”是确实存在劳动雇佣关系,但未签署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同样受法律保护。

  因此,将“收购”变为“托管”的文字游戏恐怕不能成为滴滴逃避小蓝单车供应商欠款和用户押金的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究其根本,滴滴“托管”小蓝单车最核心的价值还是在“单车投放权”上。自2017年8月起,全国主要的20座城市发出共享单车限投令,禁止共享单车企业新增投放单车,各大城市也在禁投令后对各家共享单车的保有量进行了统计,政府这一举措相当于对想要进入共享单车行业的新玩家完全关上了大门。

  在现有政策环境下,滴滴想要完全自营共享单车,必须获得一家已经备案的公司的投放额度,因此将小蓝单车收入麾下,获得原本小蓝单车的投放额度和资格是滴滴的最优选择。

  但这个行为本身,是违法的。

  共享单车迄今为止未实行牌照管理,因此不能像移动支付一样通过转让支付牌照转让某种特定的经营权。但共享单车禁投令之后,相当于地方政府已经对共享单车行业实施了行政准入,而共享单车经营权和投放权在法律层面应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管辖范畴。

  

  《行政许可法》规定,“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行政许可证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在行政机关未对共享单车投放权的转让给予司法解释前,通过任何方式对此进行转让都是违法行为。

  可以料想,滴滴一定会找到一万条理由让这个荒唐的交易成行国标齿轮,但这笔交易一旦成功,注定成为整个中国商业社会和法制社会的黑历史,公司可以通过钻法律空子任意妄为,客户和用户的基本权利将不再受到重视。

  1994年,美国著名橄榄球运动员被控在家中杀害妻子和一个侍应生,但由于警方行为失误导致有力证据的失效,在杀妻行为各项证据在事实上都指向辛普森之时,辛普森获无罪释放。此事在美国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法律最终未能制裁作恶者辛普森。

  滴滴此番能否找到理由说服政府、用户和世人呢?一切还是未知数。